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2010. Show all posts

Untitled2010121119, 2010





 作品Title/「Untitled 2010121119」,2010,五分零二秒
 BY YU-HSIANG CHENG 鄭宇翔

服裝Costume Designer /洪麗芬Sophie HONG 舞者Dancer/吳建緯Jian-Wei Wu
展期 Time/20101211-1219
地點Location/台北市松山菸場,台灣設計博覽會 (年度主題館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0 Taiwan Design Expo (Theme Pavilion)
Web/ http://designexpo.boco.com.tw

作品說明/

過去,
透過人的姿態、勞力與手操作,
傳統織品與自然大地共演一齣力與美之舞;
在河邊,在染坊,在紡織工坊。

現在,
透過材質的摩擦、碰撞與皮膚間的撫摸,
人體與織品在空氣間舞動,成為延伸的風景;
在這裡,在身上,在每日生活中。

透過不在場的身體,對曾存於空間記憶,
對應人體、材質、場景的共同記憶,
輕舞在身體表層、空氣、空間,延伸為身體與自然的共生。



Tag : , , , ,

評論: 一場陰謀?還是一場爛戲?


文/鄭宇翔

當我們不再對所身處的藝術處境存有信心時,我們被教導該做的除了保持沉默之外,就是自我表述。看起來這樣的表述行動很蠢,如同樹蛙試著向網狀蟒解釋自己身上的保護色一樣蠢。本文試著簡述獻計的意圖而暫不詳述作品。

「獻計」一月中於台北嘗試了一次展覽的實驗,不同於當下該時空環境的其他展覽。作為一個不期待靠近任何議題的展覽,任何酷炫的依附,諸如政治性的、流行的、假哲學的鬼魂在此找不到可附身之處,而使得這個展覽存有本身,就成為了一次有趣的議題。

假如觀眾在開展當天走進展場,他面對的會是看似還沒整理好的展場。有人會假裝開放,將其視為佈展中的狀態,也有人以過程命名稱呼著這次的展覽;總之,走進開展第一天的展場時,人有各式各樣的方式去面對自己的失落。

當 然也有一些觀者會試著用超乎自己經驗的觀點說著:這些早就做過、這些我在哪裡看過,或者國外早就有之類的回饋,而且這些話是在第一次走進展場三分鐘內就會 吐出。「獻計」似乎成就了一種光環,站在那光環之下,所說出的話語似乎比別人聰明,能說出從沒說過的話,看到根本沒看過的事。

也許同時,我們也正站在光環之下,期待在光環的照耀之下,可以做出不同的事情。對於獻計的藝術家而言,這藝術的光環更像是神功互體的光環,腳踏踩著地、口裡念念有詞,自以為刀槍不入,可以做些螳臂擋車的事情。

這 些事情和一般的藝術事件有什麼差異?可以表現出怎樣的不同形式?這些差異值得一談嗎?或者這是一種專業程度的缺憾所導致之後果?面對獻計展覽的當下,我們 似乎同時對照著某個展覽資料庫:一個有各種漂亮標籤、資料夾、精美攝影資料,蒐集各種形式以及可接受的藝術語言,標示著異國情調的語言或者是金錢數字累積 的完美資料。

相對於那個完美資料庫,不論從低度或者到最高級、最嚴格的標準,獻計都是個全盤皆末的棋局;因為對照著那個完美的展覽理型 時,我們通常輕易的會把展覽閱讀傾向尋找失敗證據的另一端。當我們為了展現某些鑑識力而面臨辨別標準的差異,其實對於藝術形式的執迷便會讓人遺忘藝術的存 有問題。

對於這個展覽文字也不賣弄什麼哲學流行話,也沒有完美的宣傳計畫與華麗行銷操作,沒有漂亮的二丁掛、白色牆面以及各種報導計畫,甚至找不出藝術家形式標籤、也沒有積極導覽的展演活動,我們輕易的對照出展覽的故意犯錯,但我們還能對照出別的嗎?

人一生不斷經歷的美感經驗,究竟是為了符合美感資料庫內的標準,還是擴充這個資料庫?藝術家面對的美感經驗呢?藝術家應該成就的是同一個標準嗎?符合藝評需求、策展需求這麼簡單?藝術家有責任不斷對照的反向回饋去嘗試建立新標準嗎?

對於獻計此展的藝術家而言,這次的展演是一種實驗的實踐,是一種原來應存有在藝術語言中的內涵,在任何一次的藝術創作內,而不是只完成篩選標準內相對安全的事物。

故意不精準的實驗行動,除了預期中的冷漠之外,藝術家得到的是開放機會,一個可以改變觀者的路徑、改變展覽內涵、改變觀看角度的機會。當操作程序逆反,就有機會繼續往不同的路線發展下去,發展一些預料之外的作品。

結尾通常最難,但其實還未成定局。這次實驗之後,獻計陸續送出了幾次申請都被駁回,其中也有許多有趣的理由。假若原初的藝術處境能露出差異的缺口,沒道理繼續用妥協安全的方法成就不實驗的理由。

計謀正走到一半...
Tag : , , , ,

"獻計"聯展




展 覽 名 稱 :獻計-李蕢至、蔡坤霖、蔡繡如、鄭宇翔
展 覽 介 紹 :試著想像沒有論述的藝術,會長成怎樣?會靜默無語?還是激烈的如山林暴雨?我們試著不從論述出發,作為沒有指涉與對話的意圖,從材質'空間與存在的實驗著眼。這是一場以實驗為目的的展演,一盤作為論述菜餚之外的生鮮。透過沒有論述的冷靜之眼來觀看,是醜陋的現實、糗態與所有被認為不優雅的人事物組成你我。這是一場沒有論述目的的表演,一場沒有基本舞步的舞劇,一段沒有預設聲響的音樂。



創作行為由四位藝術家組成,四位藝術家透過意志與手眼,以空間擴散自主決定的操作。展出一場結合在場製作與展覽的存有實驗,由展覽與行動互相滲透成為行動的時間軸向,在臥龍29的戶外與室內以現有的廢棄物、原生環境與現成物為地理軸向,作為實驗展演施作的平台。



參展藝術家:李蕢至、蔡坤霖、蔡繡如、鄭宇翔
展 覽 時 間 :2010 / 01 / 16 ~ 02 / 07
展 覽 地 點 :國北師:臥龍29 (台北市和平東路二段136巷29號)
展覽粉絲頁:獻計FACEBOOK粉絲頁














Tag : , , ,

- Copyright © Yu-Hsiang Cheng - Skyblue - Powered by Blogger - Designed by Johanes Djogan -